—从绒朵到霓裳:汤原县探访“鹅司令”羽绒智造链2025年1月12日至17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鸿雁”社会实践队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鹅司令服饰有限公司,围绕“科技赋能传统纺织业转型”主题,开展寒假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羽绒分拣、填充物加工、成衣缝制等核心生产环节,记录农业副产物在纺织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占地3万平方米的智能化车间内,技术总监赵雪峰向队员展示了全球领先的羽绒水洗分选系统。超高速离心机以每分钟8000转的转速分离绒朵与杂质,红外光谱仪实时检测蓬松度,LED屏上跳动的数据让队员惊叹。“这套设备每日处理10吨原绒,洁净度达99.7%,超过欧盟标准。”赵雪峰指着自动化充绒生产线解释道。
企业创始人周振华在品牌文化馆讲述了转型故事:2008年,原本从事白鹅养殖的鹅司令遭遇禽流感冲击,团队果断转向羽绒深加工。展柜中陈列着企业研发的“鹅腹绒定向采集装置”专利模型,该技术使单只鹅绒提取量提升40%,减少传统手工采集对绒毛的损伤。墙上的销售版图显示,企业羽绒服现已出口至俄罗斯、挪威等12个高寒地区国家。
成衣设计室内的场景颠覆了队员对传统服装厂的认知。3D虚拟试衣系统正在生成不同体型消费者的保暖热力图,AI算法根据黑龙江地区气候数据优化袖口、领口防风结构。设计总监王璐现场演示了激光裁剪机的操作——0.1秒精准切割8层布料,边缘自动热熔封边,避免线头浪费。据悉,鹅司令近三年累计回收利用黑龙江省养殖场废弃鹅绒800余吨,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增收。
配图说明
1. 图1为实践队员观察自动化充绒生产线。寻雅慧供图
2. 图 2,3为生产线经理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生产线
3. 图4为团队实践圆满结束合影。
(投稿:植物保护学院学生团委)
(编辑:植物保护学院学生会)
(复审:陈志强)
(终审: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