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昆虫协会】昆虫界的伪装大师

发布日期:2025-04-02  

自然界的昆虫千千万,其中不乏一些“伪装大师”,依靠着高超的藏匿能力隐身于自然环境中,看看你能否在下面这些图片中找到他们的真身呢。

圆掌舟蛾(Phalera bucephala

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

苔藓竹节虫(Trychopeplus laciniatus

这些“伪装大师”的行为有个学术名词的称呼——拟态或者生物学拟态。指的是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典型的拟态由拟态者、模拟对象和受骗者共同组成,三者应有一定程度的同域性和同时性,但并非绝对地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出现。这个受骗者可为捕食者或猎物,甚或同种中的异性。拟态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保护拟态和诱捕拟态。保护拟态是指昆虫通过模仿自然环境中的物体或植物,使自身难以察觉,从而躲避捕食者的攻击。诱捕拟态则是昆虫模仿其他昆虫、植物或动物的外形、颜色等特征,以吸引配偶或猎物。拟态既可以是生物内部的一种自发反应,也可以是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特征。

保护拟态是昆虫最常见的一种拟态类型。它使昆虫能够在繁茂的植被中隐藏自己,或者融入到周围环境中。上面的圆掌舟蛾和枯叶蛱蝶都属于保护拟态。当圆掌舟蛾停滞不动时,它会迅速用翅膀包裹住自己的身体,变成桶状。灰色的翅膀加上翅膀上的纹路使得圆掌舟蛾的身体表面非常像干枯的树皮,而头部棕黄色的部分像树枝的截面,若不仔细看很难辨别这是真的树枝还是昆虫。当枯叶蛱蝶的翅向后折叠,能够巧妙地模拟棕色的枯萎叶片,腹面的叶形拟态图案组成包括类似于叶子中脉、次脉、叶柄等图案元素,翅上的黑斑又酷似枯叶的霉斑。模仿登峰造极,让人心生宁静。。还有一些昆虫会在它们的身体表面生长出植物的状似物,以达到伪装效果,比如上面的苔藓竹节虫。

精于伪装的昆虫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些。

核桃美舟蛾(Uropyia meticulodina

核桃美舟蛾是我国常见的蛾子,因幼虫取食核桃,并属于舟蛾科,因而得名核桃美舟蛾。其所拟态的叶片完全没有平面,是整片卷曲起来的,这种卷曲效果完全是翅膀上的微观鳞片结构排布形成的,换个角度再看就会发现它的翅膀完全是平的,并不是真的卷起来了。

地衣螽斯(Markia hystrix

地衣螽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因外观与地衣相似得名。它的外观凌乱、潦草,身上的颜色白绿相间。凭借这独特的造型,地衣螽斯善于伪装成生境中胡须地衣的模样,不光模仿地衣的颜色和纹理,完美地与地衣相融合。

苔藓螳螂(Sybilla pretiosa)

苔藓螳螂是生活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南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一种螳螂,以易容拟态成为苔藓的样子而得名。苔藓螳螂用来行走的四只脚的关节都有像叶子的伸出物,全身如苔藓般斑驳,腹部、背脊好像长出了“叶片”,混迹苔藓之中,完全隐匿了身影,再加上这家伙的体型只有5~6厘米,藏于苔藓中就更难被发现了。

(投稿: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协会)

(编辑:植物保护学院学生会)

(一审:周欣逸)

(二审:陈志强)

(终审:李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