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农药协会】农药杂谈:人工智能在农药精准施药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5-04-09  

同学们好久不见,“农药杂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我们将带大家走进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的奇妙结合——农药精准施药技术。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农药施用正从“粗放喷洒”迈向“精准狙击”,为绿色农业注入全新活力!

AI+农药:田野里的“智慧大脑”

想象一下,未来的农田里,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化身“农田医生”,通过AI算法精准识别病虫害,并计算最优施药方案。这种技术不仅大幅减少农药用量,还能避免环境污染,真正实现“对症下药”!

目前,AI在农药精准施药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方向:

1. 智能识别:病虫害的“火眼金睛”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如深度学习模型),AI可实时分析田间作物图像,准确判断病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云飞科技开发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专家系统的重点病虫害识别准确率可超过90%!

图1 云飞科病虫害识别系统

2. 精准定位:无人机的“空中手术刀”

搭载AI的植保无人机可结合多光谱传感器,绘制农田健康地图,并自动规划施药路径。 比如,大疆农业无人机通过AI算法,可将农药喷洒误差控制在厘米级,节省药液30%以上。

图2 植保无人机工作图

3.动态决策:施药的“最强大脑”

AI系统能整合气象数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周期,动态调整施药时间和剂量,为特定地块提供定制化的施药方案,最大程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浪费。

AI如何改变传统农业?

AI的应用帮助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高效绿色农业的有效转型,如美国Blue River的See & Spray机器人通过计算机视觉,仅对杂草喷洒除草剂,可有效节省农药使用!

图3无人机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结合

未来展望:AI还能做什么?

首先可以追溯农药使用全流程,保障食品安全,实现区块链+AI模式;其次在田间部署微型AI设备,实现实时决策的边缘计算。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跨学科融合,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虫作物,进一步减少农药依赖。

AI正成为现代农业的“超级助手”,让农药施用更智能、更环保。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精准农业将惠及更多农民,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人工智能在农药精准施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人工智能,为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关于人工智能,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或者更好的观点和看法,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学习!

“农”情蜜意,“药”你同行,在此次介绍后你是不是也想加入我们呢!请大家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申请表,按照申请表中的提交方式随时报名,具体入会事宜可加下方所示QQ群进行了解!

注:文中所引图片均来自网络,仅用于教育目的,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协会)

(编辑:植物保护学院学生会)

(一审:刘新宇)

(二审:陈志强)

(终审:李昊书)